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见《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2期
摘要:有效教学,有其深刻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发展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从知识论的角度讲,有效知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论基础;有意义学习;发展性教学;有效知识论
任何教学改革和实践都需要教学理论的支持和导向,有效教学改革和实践也不例外。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三个角度探索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从学习论的角度讲,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教育心理学里,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因此,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在教育心理学里,学习被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种,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者在心理机制和条件上有本质的不同。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其产生的条件是刺激与反应接近、重复和强化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在客观上,学习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主观上,学习者本人应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谓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和心理倾向,是社会的、个人的,主观的、客观的需求在个体心理上的直接反映),同时其认知结构中应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包括原有的概念、命题、表象和已经有意义的符号),这样新旧知识才能建立起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非人为性亦称“非任意性”,指个人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合乎人们能理解的逻辑关系(尽管同一语言符号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所引起的认知内容千差万别,但这些认知内容仍然具有足够的共同性,正是这种共同性使运用符号传递信息和传授知识成为可能);所谓实质性亦称“非字面性”,指能用同义词或其他等值符号替代而不改变意义或内容(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但却是等值的语言文字表达,教学中常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也就是这个道理)。非人为性和实质性是奥苏伯尔用来划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两条标准,据此,奥苏伯尔把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概括为:“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1】
有意义学习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同化的过程),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怎样实现的呢?同化论的创立者把它解释为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知识固定点的作用。所谓固定(anchor)就是“拴住”的意思,固定点就是“锚桩”的意思,它起着接收并拴住新知识的作用(新知识好比一条船)。那么,原有知识为什么能起到固定(拴住)新知识的作用呢?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似因素。所以,说到底,同化机制就是主体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似性效应。一般说来,人们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没有与当前新学习内容相似的原有观念,以及相似的角度和程度如何。奥苏伯尔据此提出如下著名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2】值得强调的是,所谓相似并不等同于相同,相似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同与变异矛盾的统一。新知识就是“相同”与“变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同化过程正是借助于新旧知识相同点的“混合”,而联结或固定住了相异点。这样,通过同化,新知识被纳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去,获得了心理意义,从而丰富了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原有的认知结构经过吸收新知识,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和重新组织,正因为如此,奥苏伯尔也把有意义学习看成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节,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奥苏伯尔强烈反对把有意义的材料以机械的方式来教,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策略。
实际上,影响新知识学习的所谓“原有观念”绝不仅限于“旧知识”这么简单,它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含义。第一,它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知识基础,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第二,这种知识背景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式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接经验。第三,这种知识背景不仅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而且也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经验。第四,这种知识背景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学习者的基本信念。第五,这种知识背景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3】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它包括:(1)学生的生活基础;(2)学生的知识水平;(3)学生的认知方式;(4)学生的能力层次;(5)学生的心理需要;(6)学生的情感状态;(7)学生的品德修养。【4】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倡和强凋意义学习,但他更侧重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意义学习,他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整的人,学生的认识与情感都会参与到学习之中。有意义的学习包含了“价值”和“情绪”的色彩,涉及学习者的整个人和完整的生命状态,而不单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第二,学习是自我发动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也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显然,这里强调的是学习要有个体内在需要作为原动力。无论外界刺激多么吸引和诱惑人,也不管有多大的外在压力,如果学习的主体学习需要没有引发出来,那么就不会有主动学习,对学习的发现、掌握及领会等内在感觉也就不会产生。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换言之,学习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都将发生变化,即学习会对一个人产生全面的影响。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意志行为、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都会受到影响。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太清楚的某些方面。一句话,学生真正获得了什么,只有他自己是最清楚的。无论别人怎样看待或评价自己的学习,最终都要转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5】从一定程度上看,自我评价表明学习是一种负责的行为,即学生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学习和未来发展负起责任来。研究成果表明,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而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就会促进学习;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为此,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试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他的教学注重发展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并希望学生成为自由的、负责的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观点。显然,罗杰斯所讲的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存在着不同。罗杰斯更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奥苏伯尔更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说,奥苏伯尔强调的是知识的客观意义和外在意义,罗杰斯强调的是知识的主观意义和内在意义;从意义的层次来讲,奥苏伯尔的意义只停留在文本意义和心理意义层面上,而罗杰斯的意义则提升到精神意义的层面上,从而实现了知识由“物”向“人”、由“公共性”向“个体性”的转化。在罗杰斯看来,当知识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相遇时,课程知识就不再是仅仅供儿童死记硬背的干瘪“知识点”,也并不仅仅是只关涉儿童的思维、认识活动,在更广泛、更潜在也更具体、更微妙的层面上,它直接构成了教育活动中儿童真实而具体的生存境域,与儿童的整个活生生的存在紧密相连、息息相关。【6】这实际上是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正如费尼克斯所说,“教育的正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7】罗杰斯的意义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理解知识教学的意义,挖掘知识内在的丰富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对学生个体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指导功能。
总之,笔者认为,机械学习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记忆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以听代思、机械模仿、不求甚解、唯师和唯书是上,其结果是学生只得到一大堆机械的、孤立的知识,这种知识没有内化,心理学称之为“假知”,它没有“活性”,既不能迁移,更不能应用。从应试教育观的角度来看,机械学习是学生在考试逼迫状态下的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不仅在精神上觉得有负担,情绪上觉得苦闷,而且智力活动也变得死板、不通畅。这也就是为什么机械学习只能导致低效无效教学并最终阻碍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本原因。有意义学习则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知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意义学习能够实现有效高效教学并最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即发展性教学)。
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宗旨、目的和归宿,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因此,发展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 教学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什么样的教学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育史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是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和教育学家赞科夫。
维果茨基(1896-1934)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各自以这样或那样的观点探讨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茨基概括了当时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原理以及在教育界广泛流传的观念,指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方面有三种观点。他写道:“第一种,也是至今在我们这里最为流行的观点……是把教学与发展看做两种互不依赖的过程……教学……似乎是架设在成熟上面的……教学被理解为纯粹从外部利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可能性”。持第二种观点的作者们“把教学与发展混为一谈,把两种过程等同起来”(詹姆斯、桑代克)。第三种理论(考夫卡等人)把上述两种观点结合起来,但是又以某种全新的东西补充它们,“……教学不仅可以跟在发展的后面走,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它里面引起新的构成物。”【8】维果茨基在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常儿童具有两种水平的发展,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儿童现在就能够独立完成教师或成人所提出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即指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并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但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经过一番努力,就能够解决某些智力任务。
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了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最近发展区则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维果茨基这样总结了他的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由此可见,维果茨基已经非常接近于对教学与发展的问题作出这样的教育学解释,这种解释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什么样的教学论体系下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上达到理想的效果?[8]
赞科夫(1901-1977)则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指导,在教育史上首次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实验研究,创建了“教学与发展”的教学论理论体系(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在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赞赏。
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其宗旨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8】赞科夫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努力探求新的教学途径或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9】赞科夫所谓的“一般发展”有其特定的含义,也是理解发展性教学体系的关键。关于“一般发展”的含义和内容,赞科夫作了如下几点解释。
第一,“一般发展……指的是个性的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观察力、思维、记忆、言语、意志)的进步。一般发展包括整个个性。”[10]“我们所理解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他的所有方面的发展。因此,一般发展也和全面发展一样,是和单方面的、片面的发展相对立的。”[11]
第二,“一般发展”不同于“特殊发展”(即某门学科或某组学科上的发展,如数学才能、语言学才能的发展。)“一般发展是特殊发展的牢固基础并在特殊发展中表现出来,而特殊发展又在促进一般发展”。[12]“一般发展不同于特殊发展,它指的是学生个性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观察力、思维、记忆、言语、意志)的进步。”[10]“一般发展,就是不仅是指智力发展,而且还指发展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9]
第三,“一般发展”,本应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但是,“我们所研究的教学与发展问题是有一定局限的:我们研究的是教学与儿童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8】这表明,赞科夫认为“一般发展”还应该包括身体发展。
第四,“一般发展”同众所周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谈到一般发展的时候,人们所指的是人的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当谈到全面发展的时候,首先而且主要是指该问题的社会方面或者广泛的社会和教育方面。”[11]
第五,“一般发展”不是“唯智主义”的,即它不仅包括“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9]
由此可见,赞科夫实验性教学体系中的所谓“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有别于特殊发展,又不同于全面发展。“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总之,“一般发展”这个范畴的提出及其内涵和外延的明确化,并切实在一般发展上下功夫,这是赞科夫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独到见解和独特贡献。
新课程继承和吸收了传统发展性教学思想内涵,同时提出了独特的发展观。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13]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
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涵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根据上述,笔者认为,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区的关系。学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就是要求教学要不断地创造、生成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从而促进两种发展水平的良性循环。第二,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每门学科的教学都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学的发展性规律和教育性规律,在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特别是智慧发展和品德发展上下功夫。同时每门学科的教学都要反映学科的特色,挖掘和体现学科特有的内涵,完成本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都要立足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实现三维目标中求得统一。第三,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的关系。共同发展是共性的要求,指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础和达到的水准,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差异发展是个性的体现,指的是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多样化的发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发展潜力、速度和水平方面的差异;二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方面的差异。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学的核心任务。
三、从知识论的角度讲,知识论是教学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知识论,有效教学论以有效知识论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什么样的知识是有效的知识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在理论上明确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知识的育人价值是什么,它表明知识在客观上所内含的价值和意义;第二,有效知识观的内涵是什么,它表明我们在主观上如何去挖掘和实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一)知识的育人价值
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它蕴涵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核心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的育智价值
之所以说知识具有其育智价值,是因为它对个体的智力开发、智慧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这种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通过众多的头脑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深入的思维,并且最后是通过人类的一些最杰出头脑的悉心研究和思维才产生出来的。任何知识(真理)不仅反映着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它不仅是外部现实及客观规律的反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中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积淀了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才华、能力和追求,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新事物的方式亦浓缩其中。”[14]就具体的教育教学而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接受、领会知识本身的内容外,同时还会主动吸收积淀在知识中的智慧、才能和思维方式等,实现知识内在的育智价值。具体来说,凝聚在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是与个体的学习过程紧密相关的,知识的育智价值总是体现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总体来看,为了获得真知,个体的思维必须卷入知识的原生产过程中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智力活动的过程。从知识内容本身的角度来说,学习是知识的智力价值的展开过程,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习是个体智力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过程。从两者的结合来说,学习就是将人类(他人)的智慧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的智慧。可见,学习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充实和丰富个体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智力发展,这里蕴涵着知识实现其育智价值的内在机制。
2.知识的育德价值
知识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具有丰富的道德因素,体现着人类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品质。就知识的育德价值而言,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这一命题最为经典。在他看来,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人的一切品德,包括勇敢、公正、正义、慎私、友谊等,如果没有真知识,都可能是恶的,他主张用知识去照料人的心魄、改善人的灵魂,强调通过知识去除人生的愚昧与遮蔽,达成善的品性和高贵的精神。不仅苏格拉底,历史上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柯尔柏格等教育家都或明或暗地认同这种观点,并都分别作过相关论述。有研究者指出,“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认知的提升对道德过程的良性推动具有关键意义。道德认知规导道德情感,没有理性的规导,情感的发展会步入盲目之境;道德认知是道德意志实现的基础,有没有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是判断个体的行为是否成其为真正的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之一”。【15】总之,道德是人的一种社会规定性,知识是德育的必要条件,知识教育对于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时候,正确的逻辑推理和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与合理的行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不仅如此,人们探索真理的艰难过程、科学精神以及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等都会在知识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知识包含着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崇尚、尊重、热爱、追求真理、热爱生活、追求人生幸福美满的道德情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自然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趣味。总之“知识的精神化育价值表现在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晶,而且是人类道德理想、精神品质的体现,人类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尊重事实、依据事实、反映事实、敢于冲破教条的束缚、批判谬误、破除迷信的科学精神,为人类自由和解放、为维护真理而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谦虚诚实的品格以及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对于知识的学习者来说具有深刻的、能够触及心灵的精神化育作用。”【16】一句话,知识能够充实人生、克服无知和偏见、完善道德人格,而一个人的无知必然造成精神的空虚、思想的偏见和人格的堕落。
3.知识的育美价值
个体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与教育,才能被真正地激发出来。人们习惯上将这种对个体的审美能力进行教育的活动称为美育。知识具有其陶冶价值,美育离不开知识。知识能够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能力,使人不仅能够发现美、鉴赏美,也能自觉去追求美和创造美。这是知识的育美价值所在。一方面,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个体审美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任何形式的审美活动都将是空中楼阁而难以展开。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说,美育首先需要智育的参与。一般情况下,审美教育包括审美知识、审美技能、审美趣味与审美精神等多方面内容,而其中审美知识与审美技能显然要靠智育来完成。另一方面,知识本身不仅具有认知价值,也具有审美价值。
“知识不仅是认知的媒介,更是精神态度、价值伦理的载体,传导着人类千百年来对世界的认识,也运载着人类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审美情怀和价值追求。即使认知价值十分明显直接的科学知识,也具有精神培植、人性发展的价值,因为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产物,但人类在探寻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所展现的人的本质力量,能够让人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至于原本就可以直接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精神交流的人文知识,对于陶冶人的情感、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完整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其价值远远不只在认知方面。”【16】研究表明,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自然科学家的重大发明或发现都是以审美作为寻求真理的向导的。“美积淀在知识之中,并借助知识的结构美、内容美、形式美、逻辑美、理性美、意境美表现出来。”【17】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思维能力越强,其对美的领悟也必然越深刻。这是知识具有其育美价值的实际意义所在。
(二)有效的知识观
什么样的知识设计和教学最能体现知识的育人价值,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教学要秉承以下知识观。
1.注重思维过程的知识观
把知识看成是认识的结果和经验的系统,抑或是认识的过程和求知的方法,这是传统静态知识观与现代动态知识观的对立。就知识本身而言,它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而在形式上却是简单、呆板、现成的结论和现成的论证。传授知识绝不意味着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唯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这样的知识教学也就具备了发展的功能。缺乏思维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就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种教学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发展的功能。
2.注重开放和建构的知识观
传统教学把知识看成是稳定的、客观的和普遍性的,是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的本质联系,它不涉及主体的兴趣、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观等,因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真理。因此,在师生的眼里,教材上所写的东西理所当然地都有着不可质疑的正确性,教学就是准确无误地把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少提问的原因。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都是一种对现在问题的“猜测性解释”,其中“混杂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偏见、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希望”[18],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反驳的,或者说是向进一步的检验和反驳开放的。因此,知识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价值性和情境性,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超时空的普遍真理,也没有永恒的规律和纯粹客观的知识,有的只是暂时的、相对的真理和相对的规律。 “知识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19]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了知识的有限性、条件性和相对性,形成一种开放和建构的知识观时,他们才能够大胆采取批判性、反思性和探究性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才会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注重意义和德性的知识观
在传统认识论的视野和框架里,人与知识被定位为是一种认识关系和反映关系,即知识是人认识和反映的对象,其中,人是一个认识性存在,而知识则是一种被认识性存在,两者的关系是外在的。后现代知识观则强调人与知识的存在关系和意义关系,即知识对于人的意义。“这种意义关系应该比认识关系更基本、更深层、更具包容性。首先,它不排斥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更强调生成性、体验性、文化性,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个人心理意义的建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课程知识对学习者的精神意义,强调知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高认识、发展能力,更应使学习者感受到生命的充实性和意义性,能够对个体有意义的生活给予滋养、护持。”[20]“在这里,知识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非功利的关系,人无须为功利的目的而服从知识;人主要是出于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或为了意义世界的充实而与知识交往,学习知识不以‘占有知识’为目的,而以个体精神的成长为目的。”[21]强调知识的意义性意味着要真正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对人性、人情和生命的关注、关爱、关切贯穿和体现在知识教育的全过程。从课程角度讲,要强调知识与人的具体关系,努力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出发去选择、加深和拓宽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使知识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学生学习角度讲,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释放学生的心智、思维,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从而变认知的困苦为求索的乐趣,变学习的负累为生命的享受。知识具有德性价值,“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知识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知识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总之,从学生的角度讲,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知识才是有效的知识,只有能够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发展的知识才是有效的知识,而基于有效知识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l.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6.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1998: 219.
[3]张建伟,知识的建构[Jl.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7).
[4]刘建德.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出发点[J].教育科学论坛,2009 (6).
[5]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l.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71,,172.
[6]李召存.课程知识观当代重构的方法论思考[Jl.全球教育展望,2009 (10).
[7]贝利.教育与知识的概念[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48.
[8]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13,14, 41.
[9]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00.
[10]俞翔辉,等,编译,赞科夫新教学体系及其讨论 [M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5-46.
[11]赞科夫,论小学教学[M].俞翔辉,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0.
[12]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5.
[13]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 [J].语文建设,2002 (1).
[14]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l.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93.
[15]成双风,韩景云.走出知识德育的误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 (1):59-63.
[16]辛继湘,课程评价改革的当代知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5 (6): 17-20.
[17]潘洪建,吴中才.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 (4): 9-12.
[1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9.
[19]王攀峰.当代国外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8).
[20]李召存.课程知识的生存论透视[Jl.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8).
[21]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一一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