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中心 > 教学科研

    语文学科同题异构(一)

    发布时间:2018-05-15浏览次数:

    东中市实验小学教研活动(同题异构)记载表

    __一年级______教研组

    时间

    _2018_37

    课题

    《猜字谜》

    执教者

    陆岑妍

    参加人员

    徐校长、王教导、陆岑妍、汪秋漪、潘梦醒

    活动过程

    1、陆岑妍执教《猜字谜》

    2、王教导给出听课反馈意见

    3、教研组内自评互评,每位老师根据所执教的课文,提出各自的思考,并进行教学反思。

    4、活动照片记录

    评课分享:

    (注明发言人)

    汪秋漪: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教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通过各种形式,将识字学词落到实处。用“闯关”加以检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既巩固了字谜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猜字谜、编字谜的兴趣。

    潘梦醒:导入新课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短语识字,到小组内互助识字,再到游戏闯关巩固识字等,认字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胡佩霞: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如何让学生多识字,为开启阅读的新篇章作好充分的准备,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的语文课上告诉学生什么是字谜,更如何编字谜,学生受到启发,课堂积极性很高。

    活动收获:

    学生已初步具有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书写时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写,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边书空,增加对字的记忆力。

    执教者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

    2、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3、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5、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复习汉字:请、情、晴、清。精、睛。

    2、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用谜语的话说一说,猜出谜底。

    3、朗读谜语,猜谜底。

    4、背诵谜语,看谁背得最快。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扩展活动

    猜字谜 一口咬断牛尾巴(告)

    天无它大,人有它大。(一)

    执教者反思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学生猜谜底时通过表演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会教学目的很好的完成。

    陆岑妍

    东中市实验小学教研活动(同题异构)记载表

    __一年级______教研组

    时间

    _2018__3_7_

    课题

    《猜字谜》

    执教者

    潘梦醒

    参加人员

    徐校长、王教导、陆岑妍、汪秋漪、潘梦醒、胡佩霞

    活动过程

    1、潘梦醒执教《猜字谜》

    2、王教导给出听课反馈意见

    3、教研组内自评互评,每位老师根据所执教的课文,提出各自的思考,并进行教学反思。

    4、活动照片记录

    评课分享:

    (注明发言人)

     

    汪秋漪:一课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谜语窍门,巩固生字新词,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

    陆岑妍: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认字识字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

    胡佩霞:学生在课堂上强调探究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书写时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写,注意“万”的笔顺,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生字,对语文有兴趣。

    活动收获:

    学生已初步具有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书写时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写,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边书空,增加对字的记忆力。

    执教者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初读课文。谜语一。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 复习汉字:请、情、晴、清。精、睛。

    2、 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用谜语的话说一说,猜出谜底。

    3、 朗读谜语,猜谜底。

    4、 背诵谜语,看谁背得最快。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执教者反思

     

    教学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潘梦醒

     

    上一条:小学英语中高年段“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下一条:教科研过程性资料(语文)